區塊格式

<aside> 💡

HTML 區塊格式可以參考廖建翔老師的書 (3-1)。

</aside>

<!DOCTYPE html>
<html>
  <body>
def my_function():
  print("Hello from a function")
  
my_function()
  <hr>
    <pre>
def my_function():
  print("Hello from a function")
    
my_function()
    </pre>
  <hr>
  根據受訪者A的說法:
    <blockquote>
    我認為這個網站的設計雖然很陽春,但是很有用。
    </blockquote>
  根據受訪者B的說法:
    <blockquote>
    這個網站太陽春了,如果多一點設計,感覺起來會很實用。
    </blockquote>
  <!-- 這是註解,網站上看不到 -->
  </body>
</html>

image.png

<aside> 💡

<div>的細節會留在CSS基本概念中詳細介紹

</aside>

<aside> 📢

建議停用<marquee>標籤,改用其他更新的元件,例如,Bootstrap提供的Carousel

</aside>

文字格式

<aside> 💡

HTML 文字格式可以參考廖建翔老師的書 (3-2)。

</aside>

<aside> 📢

由於screen reader及網路爬蟲,現在的網頁設計盡量使用語意性標籤<h1>到<h6>,或者<em>、<strong>、<mark>、<cite>、<dfn>,另外,這些使用也是比較符合英文的寫作風格,避免使用<b>、<i>、<u>。使用語意性標籤的另一個好處是,如果格式上不想套用預設格式,使用這些語意標籤也讓我們可以容易的替換對應的格式。

</aside>

文字強調

早期文字的強調只能靠粗體字、斜體字、底線、刪除線等方式來表達,但是,現在會利用文字顏色、背景顏色、加框等方式來處理,這些進階的處理方式會等到CSS再介紹,在此先介紹預設的呈現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