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網站或產品常常會忽略使用者的感受,所以,通常去了解使用者的感受之後,就會發現跟使用者之間的落差。可是,有很多公司也都會去利用問卷或者焦點群體去了解使用者,可是,還是遇到困境。為什麼?
使用者調查的目的是去了解使用者的本質慾望,最簡單的方法是透過使用者訪談。然而,使用者訪談不是直接問使用者要甚麼,因為使用者可能沒有答案,或者他或她的答案受限於現有的產品或服務。如果要突破這個問題,就要去深入了解使用者的情境,並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使用者的本質慾望。舉個例子,如果問消費者為何買奶昔,可能只會得到:「想吃啊」、「好吃啊」,但這樣的答案其實沒有讓我們了解選擇奶昔真正的原因。
要去了解使用者潛在的想法,一般會利用使用者訪問,基本上分為兩個部分:資料收集及資料分析。
資料收集時可以利用同理心地圖,除了聽到使用者所說的之外,還要注意使用者所看到、聽到、對應的行動、所想的及所感受到的,重點在於了解使用者的情境。
在同理心地圖中會提到多個情境、事件,接下來,要整理這些情境中的事件,並透過事件的先後順序可以較有系統的協助使用者整理、想起被忽略的細節。
我們可以使用者依照其中一個情境的時間先後順序去述說經驗(故事),在述說經驗時首先要注意使用者的感覺,並且畫下當時的情緒曲線(開心或不開心的程度),訪問者要特別注意受訪者的情緒曲線,當情緒曲線有轉折的時候,就需要去了解轉折背後的原因。最後,在檢視情緒曲線時,要注意情緒最高點與最低點的情況,因為,往往這些最高點與最低點會影響使用者整體經驗感 (可參考:顧客旅程地圖)。
在訪談的時候,要先準備一些問題,並且嘗試的以學生像老師請教的態度,了解使用者潛在的想法。
資料分析的時候,可以使用親和圖,在訪談了很多使用者之後,可以利用親和圖來彙整使用者的訪談結果,親和圖分析表面上是將使用者的想法分類整哩,其實,最重要的是透過這樣的分析去挖掘使用者潛在的想法。
使用者調查除了利用訪談法之外,其實還有很多方法,大致上分為質化和量化兩大類,質化研究就像是訪談、觀察、焦點群體法(focus group)等方法,重視的是深入的了解使用者。然而,因為是深入了解,所以,針對的使用者就不可能太多,所以,一般而言,還會以量化來補充(或者是確認),量化研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問卷調查、實驗、或者分析量化的使用者行為(如:點擊率),從研究的目的來看,如果是探索,通常採用質化的研究,如果是確認,通常採用量化的研究,在考慮可投入的資源,會採用不同的方式去研究使用者。